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25节

宴玉是捡漏,她是躺着等人倒贴,这么一想,还是她比宴玉更厉害。
虽是这么说,乔青进宴玉这里的时候两手空空,回去的时候却捧了很多书本。
皇家藏书阁收藏东西主要看价值,很多东西都是看皇帝喜好来的,名家书画特别多,还有很多都是世家子留的著作。
工科性质的东西反而少些,而且检索起来不易。
宴玉这边都是分门别类整理好了标签,而且从几百年之前,到现在的内容都有。
除了孤本以外,还有很多乔青没有听过的人的无名著作,可是就是不同人的观点,才能让她更清楚全面的看待一样事物。
若不是腹中饥饿,提醒她到了平时用膳的时候,她真想泡在这里不回去。
“这些书是朕借你的,过些时日朕还会还回来的。”
宴玉很是大方道:“陛下随意。”
其实送给皇帝也没有关系。
“这里的书本如一座宝库,不知道宴郎可否开放一定的权限,让人借阅其中的读物。”
宴玉刚要说同意,想到什么,又抿唇道:“陛下想让谁来?”
乔青掰手指算起来:“魏寒,张纵,林子期……”
这里有刑法,有商业,还有兵法……
都是她能信的过的人,或者说是她的心腹。
好东西都得给自己人,不能便宜了白眼狼。
宴玉回忆了一下,发现都是些年轻英俊的儿郎。
他发现天子重用的人,似乎都长得还挺好看。
宴玉心里莫名滋生出几分不愉:“他们不行,只陛下一人能来。”
乔青得了诸多好处,这会心情好转不少:“好吧,都依国师,你说不行就不行。”
大不了她来借,让人抄录了内容,把手抄本送过去。
宫里有很多擅长抄录的人,写起来速度会很快。
听到这话,宴玉的唇角翘起,莫名有些高兴。
雨差不多已经停了,乔青的烦躁也随着这一场秋雨一扫而空。
她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,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政策。
现在就是最好的迁走的时期,收割的粮食可以让那些百姓带上在路上吃,等到了西北,修建好房屋,正好度过冬天,差不多来年开春就开垦土地。
只是她需要一个人选,有没有个人能聪明一些,主动带着百姓前往西北,做出表率。
西北地大,好屯田养兵,将是乔青顺利掌控天下的好地方,所以她更加重视。
这个人,得是一个地方官员。
可能是因为国师运气好,乔青沾了他的福气就转了运,她想什么来什么,说瞌睡就有人送枕头。
有个地方官员及时的响应了乔青,不是旁人,就是那位令无数县民闻风丧胆,被乔青忙忙碌碌中抛之脑后的酷吏人选——胡端。
第69章
胡端,今年二十有四,是先帝未驾崩时候就做了郡尉的人。
土生土长的泾阳人,当年通过科举入金,然后又调回到自己的家乡任职。
胡端一开始自然不是郡尉,而是县尉。
县尉辅佐县官,郡尉辅佐郡守,管理郡中的刑狱,搁现在,那就是一个省的军区司令兼公安厅厅长。
泾阳不是多大点地方,可是能做到这个位置,那也非常不容易。
和张纵不一样,胡端家中算得上小富,虽然不是什么当地一霸,可从来没有为银钱烦恼过。
物质上虽然没缺什么,胡家内里却并不安宁,胡家不是枝繁叶茂的大世家,却也是当地一个不小的家族。
不过他们并不是嫡系而是分支,有时候,宗族带来的压力反而比助力更大一些。
或许受到父母的影响,或者是胡端天生如此,他长成了一个和父母完全不一样的性子。
胡端父母软弱,老是做老好人,受人欺负。胡端性格无比强势,小时候主意就特别大,是当地的孩子王,也没少做调皮捣蛋的事情。
等大了一些,胡端进入私塾念书,结识了同窗张纵,期间发生了很多事,两个人性格完全不同,却彼此心心相惜,成为至交好友。
两个人在律法上都深有涉猎,虽然形式的风格大相径庭,可是以律法治天下的理念却是相似的。
胡端帮了张纵很多,可以说张纵进入京城,入天子眼中,有胡端很大的一笔功劳。
在张纵入朝为官之前,胡端因为家族势力,就顺利当上了县尉,等到张纵被天子看中,胡端因为个人业务能力出众,加上当地的郡首有意要卖张纵这个皇帝跟前大红人的人情,就把胡端从县中捞上来提拔为了郡尉。
但是谁都没有想到成为郡尉的胡端,胆大包天,才坐上这个位置,一来就拿当地的豪强直接开刀。
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,他这第一把火就直接把人家给房子给烧了。

<< 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 >>

爱 书 楼

网站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