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竟是一国之都,气势还是有的,城高壕深、气度不凡。
“莫斯科大地之上,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;
克里姆林宫之上,唯见遥遥苍穹。”
在古老的罗斯谚语中,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是罗斯国的象征。
始建于1156年的克里姆林宫是莫斯科城的起源点,也是莫斯科城中心的内城。
克里姆林宫位于城内的博罗维茨基山上,南临莫斯科河,北临涅格林纳河。
东边是连通两河的护城河,整体布局呈现为不等边三角形。
宫城的外围是三角形的城墙,周长超过2千米,紧临莫斯科河的南墙还有一道夹墙。
城墙上参差错落地分布着10余座塔楼,其中包括带有鸣钟和红宝石五角星的救世主塔楼。
城墙之内,宫殿和教堂是克里姆林宫内的主要建筑。
这表明克里姆林宫既是俄罗斯世俗权力的中心,也是俄罗斯东正教的中心。
大克里姆林宫、多棱宫、捷列姆诺依宫、伊凡大帝钟楼、乌斯宾斯基大教堂、圣母升天教堂、天使教堂等。
融合拜占庭、罗斯、意大利、文艺复兴、巴洛克等。
不同时代和建筑风格的宫殿和教堂,构成了克里姆林宫的天际线,使得全城神圣而威严。
早就拿到城防图的王柏树,压根就没去从东边的外城往里打,要打就打敌人必救之处。
大军进入莫斯科百里路时,就连续来了三波敌军骑兵,从几百人、到上千人、再到三四千骑。
这些来敌全部被轻松击溃,都没用正规军出手,刘华平的哥萨克骑兵,就用马刀教他们做人。
临近城外时,一支步骑混编带着小炮,上万人的队伍,准备阻挡大军前行。
这已经是莫斯科城,除了城防部队,所能抽调的全部武装力量。
主力就是整个罗斯真正意义上的正规军,不论输赢,这些人确实是打过仗的精锐。
第904章 三眼铳!对阵!你舍得死,我就舍得埋
莫斯科城打出了手里最重要的两张牌:贵族骑兵和射击军。
贵族骑兵不用说,这几日的战斗,被骁勇的新哥萨克骑兵打得找不到北。
往日哥萨克比贵族军差的就是甲胄,现在嘛,哼哼!
刘华平手下的新哥萨克旅,人人披甲,一杆长柄三眼铳、一柄马刀。
这特么就把贵族骑兵打懵逼了,这是啥玩意?
看起来跟个狼牙棒似的,到了面前又变成火枪,还是连射的。
打完就当铁锤砸人,太坑了,这怎么打?
好吧,刘华平当年可是在辽西防线的车营当特勤,“关宁铁骑”吃饭的家伙可就是这玩意。
都不用像火铳一样精心打铁管子,就是浇铸的。
后面插个木柄就行,制造简易,随便找个铁匠都能生产出来。
装上火药铅子,甚至是铁砂,三根药捻拖出来,上阵前点根火绳攥手里。
计算好距离,大差不离就点火,把铳口对准敌骑就行,早响迟响都没多大区别。
“通通通!”
敌人全是人仰马翻,打不到人总能打到马吧。
别说是铅子了,就是铁砂溅到马身上,敏感胆小的马儿也能发狂。
这玩意就没在欧洲战场出现过,每次都打对方个措手不及,无往不利。
别管落不落后,管用就行。新哥萨克旅的战士们,都爱死这个新奇强悍的武器了。
现在这些被击溃的贵族骑兵军,看到拎着大棒子的就发憷。
只能指望步卒的射击军,用火枪狠狠教训这些该死的哥萨克。
士气像弹簧,你弱我就强!
新哥萨克骑兵里面,马术好的战士,请示军官后,按捺不住的驱马到两军阵前邀斗。
当然不切入对方火枪射程,也避开对面火炮瞄准的方向。
一个个纵马驰骋、马上花活玩的跟杂技一样,获得己方阵营里大声的欢呼和口哨。
这些勇敢无畏的哥萨克骑兵,大声的嘲讽对面装腔作势的贵族老爷骑兵。
抢着和老爷们的夫人、妹子发生不可描述的事情。
往日趾高气昂、不拿正眼看人的骑兵军,全部装耳聋,死活就不应战。
王柏树、李宏光、张志强三人举着望远镜观察对面的大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