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爱书楼>仙侠武侠>竞月贻香> 第341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41节

幸好赵王此番带来的这两千军士,个个都是漠北驻军里的精锐,而且清一色全是骑兵。由于事出突然,为了能够追上这支暗中潜入中原的异族军队,赵王的队伍从大同卫出发之时,每一名军士都配有两匹军马,供他们交替乘骑;到如今虽已累死了数百匹马,但此时这一全力狂奔,速度也是非同小可。眼见有赵王和自己的二哥出面应对此事,谢贻香一颗悬吊的心也终于落下,压力一去,顿时感到无比疲倦,竟在不知不觉中伏在马背上睡着过去。待到她醒来的时候,已经有熹微的晨光出现,再看自己周围,却是随赵王的军队行到一大片山峦里,正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。
原来众军此时已经踏入长山地界,再有五六里,便能抵达“梅花谷”北面的山壁之上,也便是赵王准备设伏的地方。然而没过多久,前方的山路已是愈发难行,众军士不得不从马上下来,牵着马缓步行进。赵王当机立断,下令军士们弃马前行,全速赶往“梅花谷”设伏,让后面的队伍里留下两百人照料马匹。
谢贻香也连忙下马,和众将士一同步行,谁知又行出一两里路程,原本在前方领路的龙将军忽然一路小跑回来,满脸懊恼地向赵王禀告道:“失策了!失策了!我们到底还是来晚一步,这支……这支异族军队,此时已经出了‘梅花谷’,正在山谷外的旷野中就地歇息。要是末将没猜错的话,此番潜入中原的这支异族军队,便是……便是传闻中的那支……”赵王见他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,怕他影响士气,急忙打断他的话,喝道:“叫全军就地歇息,且不可暴露行踪。你们几个随本王过去看看,再做定论不迟。”
听到龙将军的禀告,谢贻香也是心惊不已,想不到赵王的人马一路狂奔,到头来还是棋差一步,没能抢在这支异族军队赶到前设伏。她连忙跟着赵王和谢擎辉小跑上去查看,只见这所谓的“梅花谷”是一段三里长短的山谷,约莫二十来丈宽;两旁皆是陡峭的山壁,高达十几丈,果然是一处设伏的好地方,只可惜此时倒已用不上了。几人沿着山谷北面的山壁走完整段“梅花谷”,随后便见山谷外东面的旷野里,尽是黑压压的一大片人马,少说也有数千之众,当中每个人或坐或躺,正在各自的马旁歇息休整。
话说这段这“梅花谷”乃是取东西走向,西进东出之后,便是一整片开阔的旷野,再不见起伏的山峦,也便是眼下这些黑压压的人马的歇息之处;继续往东,则是一大片树林,如今虽已是寒冬时节,树林里却有不少常青的松柏,依然显得极为茂盛。而由这片旷野往南行进,两百多里后便能抵达金陵城,可谓是畅通无阻。
此时东方的天际已翻出鱼白肚,用灰蒙蒙的白光映照着山谷外面的整片旷野,谢贻香和赵王等人一直来到北面山壁上的最东面,各自找地方隐藏身形,再仔细打量旷野中歇息的这些人马。谢贻香凭借“穷千里”的神通遥遥眺望,只见旷野中歇息的这数千人头戴黑色毡帽,身穿黑色皮甲,就连一张脸也涂得漆黑,逢此寒冬腊月,却将两条光溜溜的手臂露在外面;再加上每个人的腰间都系着一柄弯刀和五六个箭壶,正是前朝异族军士的打扮。
看清了这支军队的形貌,所有人都是脸色一暗,旁边的龙将军恨恨说道:“这支异族军队果然狡猾,想来他们早已就已经看好路线,知道这‘梅花谷’地势凶险,容易遭遇埋伏,所以连夜快马加鞭,用最快的速度穿过了山谷,这才敢在旷野里停下来歇息。”旁边的赵王和谢擎辉却并未理会他这番话,而是相互使了个眼色,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骇,几乎是同时说道:“果然是他们!”
谢贻香之前便听龙将军说起,说这支异族军队是什么传闻中的那支军队,却被赵王打断。此时听赵王和自己的二哥再次提起,连忙开口询问。赵王冷笑一声,淡淡地说道:“漠北一带素来有个传闻,说在草原的深处潜藏着一支神秘的军队,所有军士皆是黑盔黑甲、黑灰涂面。虽然军队里全都是异族军士,却并不隶属于前朝余孽,也不曾归降本朝,而是自称来自阴间的复仇之军,所以又被称作‘阴军’或者是‘尸军’。”
第740章 尸军
赵王话音落处,谢擎辉已向在场众人仔细解释。原来据说是在十多年前,本朝挥师北伐、一统天下之际,前朝异族曾令一支由兄弟三人共同率领的大军死守关隘,多次阻挡汉军的攻势,令本朝大军一筹莫展。却不料前朝异族当时早有了逃回北方的打算,留下这支兄弟三人率领的大军,不过是将他们当作一枚弃子,以此争取时间,自然也没有粮饷补给他们。后来这支大军粮草耗尽,终于被汉军攻破关隘,兄弟三人中的两个兄长更是战死当场,只剩下一个年纪最小的弟弟,独自领着残余的数千军士逃进了草原深处。
从此以后,草原上便出现了一只来无影、去无踪的神秘军队,全都是黑盔黑甲,以黑灰涂面。每逢汉军和前朝异族的军队在漠北交战,斗到筋疲力尽之时,这支神秘的军队便会突然杀出,也不问胡汉,径直将双方军士屠杀殆尽,再夺走所有的兵刃和物资,闹得前朝余孽和本朝大军皆不得安宁。双方虽曾多次派军围剿,却始终无功而返。
时间一长,便有流言传出,说这支神秘的军队正是由当时逃走的那个弟弟率领,自称来自地狱的‘阴军’,立誓要为自己的两个哥哥报仇。这当中不但有对汉军的血海深仇,也有对前朝异族的抛弃之恨,所以对两方的人马都要下手。然而其中真相究竟是否如此,毕竟已经时隔十多年,再也无从考证。又因为江西鄱阳湖的“阴兵借粮”早已闻名天下,漠北的汉人军士为了和鄱阳湖的“阴兵”区分开来,便将这支神秘的异族军队称作“尸军”,说他们是因复仇而重生的一群行尸走肉。
听完谢擎辉的讲诉,谢贻香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。当日墨家巨子墨寒山曾经说过,言思道在与他射覆之时,曾说出一个“尸”字,只说天下大变,便要应验在此字之上。自己当时还以为是指宁萃提到过的“玉门走尸”一案,也便是玉门关的尸变,却被得一子一口否定。如今看来,原来这个“尸”字所指,竟是此刻在旷野之中歇息的这一支“尸军”。
这样一来,整件事便能彻底串联起来了。谢贻香心中暗道:“原来言思道的一切谋划,并不是要帮漠北的颐王或者赵王谋朝篡位,而是要为这支“尸军”开路,让他们有机可乘,能够悄然潜入中原,直取金陵皇城,以此来向朝廷复仇。却不知这支‘尸军’和言思道究竟有什么关系,竟值得此人如此劳心劳力为他们谋划?”
就在谢贻香思索之际,旁边的赵王已和谢擎辉、龙将军二人商讨起了对策。没过多久,景将军也带着几名军士过来,向赵王禀告说麾下军士昨夜几乎没睡,此时已是疲惫不堪,听到就地歇息的命令,大数军士都已睡着过去。若是在此时率领己方这两千军士向旷野里这支五千人的“尸军”发起进攻,以疲惫不堪之师对抗以逸待劳之敌,无疑是自寻死路。
然而众人心知肚明,若是放任不管,让这支“尸军”继续南行,那么对他们而言,之后唯一的屏障便只剩下金陵城的城墙。谢擎辉和景、龙二将都是身经百战的沙场将领,当此局面,竟是毫不气馁,连忙画地为盘,逐一商讨对付这支“尸军”的办法。赵王默默听着身旁三位将领提出的战术,也不发表看法。过了半响,眼见三人都给不出万无一失的对策,他忍不住破口骂了句脏话,沉声问道:“能否直接找出这支‘尸军’的首领,趁着他们此时还在歇息,由本王亲自冲杀进去,直接将其首领斩杀?”
谢贻香不料赵王居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,再看他说话时双眼放光,显是无比的兴奋,倒也有些佩服他的胆识,不禁心道:“这赵王身为皇子,身份可谓是尊贵无比,但言谈行事为何却如土匪恶霸一般?当真是应验那句‘有其父必有其子’的老话。”她当即接口说道:“若是要闯阵斩将,我也随你们同去!”
不料谢擎辉和景、龙二将都是拼命摇头,谢擎辉更是劝道:“王爷万万不可轻举妄动。关于这支‘尸军’的来历,不过是源自漠北一带的传闻,谁都不敢确定,更别说是找出他们的首领了。”景将军补充说道:“方才我仔细观察了一番,旷野里的这些异族军士皆是同样装扮,并不见谁人有特异之处,多半是这支‘尸军’的首领故意为之,从而将自己藏身于行伍之中,确保自己的安全。”
听到这话,谢贻香连忙用上她“穷千里”的神通再次往山谷外的旷野中望去,果然正如景将军所言,但凡是目之所及,每一个军士都是黑盔黑甲、黑灰涂面,看不出有丝毫差异,又哪里能够分辨出其中的首领?
就在众人彷徨之际,东面的天际此时已泛起一片橘红色的光辉,正是旭日初升的前兆,可见今日乃是冬季里少有的一个大晴天。与此同时,旷野里的这支“尸军”也忽然有了动作,纷纷从地上起身,相继跨上身旁的战马,竟是已经歇息妥当,打算继续赶路,往南直取金陵。
山壁上的谢贻香和赵王等人见状,心中更是惊惶,如今虽然还没想出破敌之策,难道就这么放任这支“尸军”继续南下?但若是率众出击,又分明是以卵击石,让麾下这两千军士白白送死,从而断送了唯一能够保卫金陵城的这支人马。赵王不禁沉吟半响,终于沉声说道:“如此看来,也只能让这支‘尸军’继续南行,待到他们攻打金陵城的时候,我们再配合守城的禁军前后夹击,来个里应外合,在金陵城外围剿这支‘尸军’。只是……唉,只是不知仅凭那些个酒囊饭袋的禁军,能够抵挡这支‘尸军’多长时间。”
听到赵王这一决断,无疑是将金陵城置于了险地,一时间身旁的几人都是默不作声,却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。眼见旷野里那支“尸军”已是整装待发,随即便要往南前行,却不料就在此时,一轮橘红色的旭日终于从东面天际升了起来,将朝阳铺洒向大地;伴随着旭日升出,旷野东面的那片树林里,忽然探出一面高大的旌旗,竟是用三丈长短的旗杆挑着一副朱红色的旗面,随即便有一人一骑缓缓策马而出,高举着这面旌旗向旷野中的这支“尸军”而来。
也不知是有微风忽然吹过,还是马上的骑士自行抖动开手中这面旌旗,旗杆上的朱红色旗面终于背对着朝阳彻底展开,露出一个金灿灿的大字。这边山壁上的众人举目眺望,顿时惊讶得合不拢嘴——原来旌旗上的这个金色大字,分明是一个“谢”字。
第741章 冲锋
要说当今天下能以“谢”字为旗号的将领,数来数去不过一人而已,那便是本朝唯一的一品武将、开国元勋谢封轩谢大将军。山壁上的谢贻香和赵王等人惊骇之下,再仔细去看马上那个骑士,依稀是个上了年纪的男子,头戴银盔,身披银甲,就连所骑的白马也是全副武装,披挂着银色铠甲护体;伴随他策马逼近旷野里的这支“尸军”,众人才发现除了他左手里举着的这面“谢”字旌旗,右手中分明还将一柄银色长刀倒托在马后。一时间谢贻香和谢擎辉兄妹二人对望一眼,心中再无怀疑,同时惊呼道:“爹?”
原来此刻从东面树林里出来的这名骑士,竟然便他们兄妹二人之父谢封轩谢大将军。此时虽然隔得太远看不清样貌,但这一套银盔银甲和这柄银色长刀,正是父亲当年征战四海八荒的行头,他们兄妹二人自幼便已看得惯了,决计不会有错。想不到时隔多年,早已被撤去兵权的父亲居然再次穿上这身行头,而且还如天神降临一般突然出现在此,独自面对这支五千人的“尸军”。旁边的景、龙二将兴奋得差点跳了起来,惊喜交加地说道:“有谢大将军亲自出马,金陵无忧矣!”
赵王更是惊得瞪大了双眼,连忙向谢擎辉问道:“是你通知的谢大将军?”谢擎辉一个劲地摇头,也向身旁的谢贻香问道:“是你让父亲来的?”谢贻香也连忙一个劲地摇头。一时间众人都是大惑不解,须知这支“尸军”的行踪极其隐秘,要不是被漠北的驻军侥幸发现,就连赵王也不知道。而且赵王的军队这一路往南追击,沿途也只能依靠他们留下的粪便判断行踪,谢大将军身在金陵,又几乎已是赋闲之身,怎会知道有这么一支异族军队要南下偷袭金陵?
谢贻香心中思索,难道是朝廷收到了赵王的飞鸽传书,所以才派父亲重新挂帅,前来阻挡这支“尸军”?即便如此,也不可能只派父亲一人一骑前来,就算他武功再高,难不成还能孤身击退旷野里这五千异族军士?又或者父亲现身于此,根本就不是朝廷的委派,而是他以个人的名义前来交涉,想要和这支偷袭金陵的“尸军”谈判?
众人一时也猜不透当中的缘由,只得继续观察旷野中的局势。自从谢封轩从树林中现身,这支本已是整装待发的“尸军”顿时留在原地,将前队人马一字排开,纷纷张弓搭箭,瞄准从东面而来谢封轩。谢封轩似乎毫不在意,继续纵马向前,由于山壁上的谢贻香和赵王等人隔得实在太远,也不知旷野中的双方此时是否有言语交谈,不过片刻工夫,谢封轩便已单骑来到这支“尸军”的百步之内,进到对方的射程范围。
话说前朝异族虽然不怎么识得汉字,但有几个汉字对他们而言,却是不得不认识,甚至终生难忘,其中便有这一个“谢”字。当年本朝大军光复汉人江山,在前朝异族军中,一直流传着“遇毕则逃、遇谢则降”这八个字,指的便是被汉人称作“军中双璧”的毕无宗和谢封轩两员大将。因为毕无宗骁勇善战,最喜带头冲锋陷阵,所到之处绝不留下一个活口,就算是认输投降,事后也是死路一条,所以一旦遇上这位毕大将军,唯一的活命机会便是转身就跑,或许还能趁着毕无宗在对其他人大开杀戒时远远逃走,是为“遇毕则逃”。但遇上的若是谢封轩,那非但绝无一丝胜算,更不可能有逃走的机会,要想保住性命,便只有投降这一条路可走,毕竟这位谢大将军还算不上是嗜杀之人。
而此时再次见到这面“谢”字旌旗,再看举旗之人的装扮行头,对旷野里的这支“尸军”而言,当真可谓是又惊又喜。惊的是他们此番悄然偷袭中原,眼下金陵城已是近在咫尺,谁知却在此间撞见汉人第一名将谢封轩;喜的却是他们对江南的局面早已了然于胸,深知金陵城里只有数千名不成气候禁军,还因为两年前的一场谋反被裁撤了大半,根本不堪一击,谢封轩在此时单骑叫阵,哪会有什么军马,无疑是自投罗网。倘若今日能将这位一代名将击杀当场,对他们来说甚至比攻破金陵城还要解恨。
就在此时,谢封轩身下的白马已是越行越快,渐渐地变作奔行之势,带着他径直冲向这支“尸军”的军阵。远处山壁上的谢封轩和赵王等人见状,都是脸色微变,难道谢大将军现身于此,并非是要和这支“尸军”谈判?谢擎辉更是脱口惊呼道:“他……他……父亲这是要单骑冲阵?”话音落处,旷野里这支“尸军”的前队人马顿时万箭齐发,漫天的箭矢犹如疾风骤雨,径直射向马上的谢封轩。
谢封轩便将手中那面“谢”字旌旗在马上挥展开来,将迎面射来的箭矢尽数荡开。当中有几支被遗漏的箭矢射中他的身体和胯下的白马,却也无法射穿披挂的银甲,灰溜溜地弹落在地。与此同时,谢封轩的速度不减反增,身下的白马迈开四蹄发足狂奔,终于达到最快的速度,竟是发起了冲锋之势;虽然仅仅只是一人一骑一旗一刀,却硬是被这位谢大将军营造出了千军万马般的气势,伴随着东面天空中洒落的朝阳一并而来。
远处山壁上的众人见到这一幕,惊骇之下也顾不得隐藏身形,纷纷站起来身来。赵王也忍不住惊道:“谢大将军向来以兵法著称于世,擅长的是临兵斗阵,为了能将对手置于死地,不惜自损其军。可是……可是他眼下为何竟要效仿已故的毕大将军,做此单骑闯阵之举?”
谢贻香更是心中惊惶,回想起当年金陵城里太元观谋反的那一夜,面对攻向皇城的数千禁军,无兵无将的父亲也是孤身镇守在皇城前,以一己之力扭转局面,不禁眼前一片模糊、恍如隔世。要知道当时父亲之所以能够孤身平乱,靠的是他在军中的威望,所有禁军将士都认得他这位谢大将军,而且对他是发自心底的崇敬。可是如今面对这支身负血海深仇的“尸军”,仅凭父亲一人一骑,又有什么作用?
第742章 亮刀
话说前朝异族的军队之所以能够横扫天下,靠的便是马上的骑射功夫,这支“尸军”自然也不例外。此时面对谢封轩单骑冲锋,前队的一千军士便策马向两旁分开,形成一个口袋之势力,将冲来的谢封轩连人带马吞没其中,自左右两旁往当中射击。
马上的谢封轩此时已将自己的身子翻转,悬挂在所骑白马的左侧,用手中的旌旗和长刀护住全身,荡开从左边射来的箭矢,却任由右边射来的箭矢射在白马身上。他这匹白马虽然也披挂着银甲,但在乱箭激射之下,铠甲遮盖不到的地方还是中了十多箭,兀自高声嘶鸣,依然带着谢封轩继续往前狂奔。伴随着谢封轩连人带马冲进军阵深处,这支“尸军”中间的队伍也立刻往两旁分开;待到他经过之后,两旁军士再重新合拢起来,从而形成一整个大圈,将谢封轩这一人一骑困在当中,只管一个劲地朝他放箭射击。
看到旷野中的这一幕,远处山壁上的谢贻香早已急得冷汗淋淋。然而她心念一动,忽然醒悟道:“难道……难道父亲是想擒贼擒王,单骑闯阵击杀这支‘尸军’的首领?可是……可是他怎么知道军阵中谁才是真正的首领?”旁边的赵王沉声说道:“只怕正是如此,谢大将军倒是与本王先前的想法不谋而合。只可惜本王到底还是没有他这副胆量。”
谢擎辉心中虽也是焦急无比,但一直关注着旷野里的战况。听到两人的对话,他不禁开口说道:“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,这支‘尸军’的首领虽然不肯露面,但整支军队的调动和布阵始终要通过他来下令,或多或少总会露出些端倪。方才父亲径直冲向对方军阵,这支‘尸军’的前队随即从中分开,引诱他进入包围;而在这个过程之中,这些异族军士之间明显有过交头接耳的举止,从而把军令从队伍的中后方传到了前方,可见下达军令的‘尸军’首领,眼下必定是藏身于军阵的中后方,所以父亲才会将计就计,径直冲进敌阵。而此时——”
说到这里,谢擎辉不由地手搭凉棚,仔细观察这支‘尸军’的军阵,继续说道:“——此时整个军阵已成合围之势,将父亲困于其间,再以弓箭朝他射击。父亲他早已将身子悬挂在了坐骑的左侧,对方既然是要将父亲射杀当场,依照常理来说,从左面射来的箭矢应当会更为猛烈一些,但事实却恰恰相反;相比起来,父亲前、右、后三面的射击明显更为凶猛。而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,只可能是一个原因,那便是对方的首领此时正式隐身于父亲左边的军阵当中,也便是这些异族军士围成的大圈南面。正因如此,南面的军士除了要射杀单骑闯阵的父亲之外,同时还要留神保护隐藏在他们当中的‘尸军’首领,自然不能像其它三面军阵一样肆无忌惮地放箭射击。”
谢擎辉这番话刚一说完,只见军阵中策马狂奔的谢封轩已在突然间自马上飞身跃起,连同手中的旌旗和长刀直扑对方南面军阵;与此同时,他身下的白马先后中了二十多箭,终于扑倒在地,显是不活了。由于谢封轩这一扑来得太过突然,又借助了坐骑的冲势,其速度之快,可谓是迅如闪电。四面的异族军士想要向半空中的谢封轩再次放箭,仓促间却哪里来得及瞄准?
原来正如谢擎辉所料,谢封轩此番挟雷霆之势单骑冲阵,便是要通过冲破对方的军阵,找出躲在军士里发号司令的首脑,从而将其一举击毙,令整支“尸军”不战自溃。待到他冲进军阵深处,已察觉到从南面军阵中射来的箭矢明显不多,立刻便能断定对方的首领正是藏身于此。此时眼见南面军阵中近千名异族军士面对自己的这一飞扑,眼中都有惊恐之色,纷纷举起弓箭朝半空中的自己乱射,但在自己左前方十几丈开外处的军阵之中,却有一个军士并未张弓搭箭,而是低着头策马往旁边躲避,举止间分明有些慌乱,谢封轩心中再无疑惑,这个军士必定便是整支“尸军”的首领。
但此时谢封轩这一扑的力道已尽,身子逐渐往前坠落下去,离那名军士却还有六七丈距离。他便在半空中将手里那面旌旗往下奋力一插,正好从一名异族军士的胸口插入,将他连人带马钉死在了地上,成为这面三丈高的旌旗底座,从而令整面旌旗在这支“尸军”的军阵中高高矗立,迎风展开一个金光灿灿的“谢”字。随后谢封轩在旗杆上再次借力,手持长刀飞身扑向六七丈开外的那名军士;四下胡乱射来的箭矢虽有几支射到他身上,也依然没能射穿他身上的银甲。

<< 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 >>

爱 书 楼

网站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