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贻香不禁回想当日青竹老人曾带自己前往众人暂居的山洞,本就是要让自己见一见这个人,却不料晚了一步,那人已然无故失踪,就连纵横漠北的“腾云驾雾”丁家姐妹也身死洞中,依稀是相互掐死了对方,而众人对此至今还没有头绪。
她正思索间,一旁抽着旱烟的青竹老人忽然冷冷说道:“丫头,正如穷酸所言,这个人我们都曾见过,信与不信,我们自有判断……难不成你心里以为,你还能比我们这些个老江湖更精明些么?”
青竹老人这句话显然说得有些重了,谢贻香当下也不敢再多问,只得听墨残空继续讲述。那墨残空微微一笑,说道:“妾身还是长话短说了,依据那人所言,在他二十多岁时,因为躲避战乱,不甚进入了这鄱阳湖畔的一座古墓当中,机缘巧合之下,居然遇到了隐藏在古墓之中的一个神秘家族,也不知对方究竟是人是鬼。之后的事他便记不清了,仿佛是做了一场大梦,待到梦醒时分,世上已然斗转星移、沧海桑田,分明已是近四百年后的本朝;而他醒来之时,算来约莫便是在十一年前。”
第322章 死而复生者
谢贻香听说那人居然能一觉睡上近四百年,心中不以为然,脸上却并未显露出来。只听墨残空继续说道:“待到那人醒来,才发现自己所在的那个神秘家族中,似乎正发生了一场动乱,场面更是险些失控。那人在浑浑噩噩中,依稀被裹覆进了一团迷雾当中,随后居然逃回了人世间。此后在江湖上流浪了好些年,这才逐渐接受自己已经沉睡了近四百年的事实,自然也再不敢回这鄱阳湖探寻究竟,只好在暗中寻访高人,以求解答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奇遇。由于不久前他曾在天山面见过我墨家巨子,而巨子听完他讲诉的经历后,便将七叶墨玉花交给了他,让他以此作为信物,前来江西求教于鲁先生。”
墨残空此刻的这番讲诉,相比之前详尽的叙述果然是长话短说了。虽然当中省略去了不少细节,但谢贻香还是大致听明白了那个人的经历。由于青竹老人方才那句话,谢贻香也不敢再多嘴质疑,生怕众人以为自己是在故意挑那个人话语中的毛病,从而怀疑所以人的判断。
倘若那个人的经历是真的,岂非和那“鄱阳湖,老爷庙、混沌兽、阴兵舞”的传说吻合起来了?记得曲宝书曾告诉自己,说这所谓的“混沌兽”,乃是指鄱阳湖畔的神异迷雾。曾有人消失在这迷雾之中,谁知几十年后,居然又完好无损的重新出现,而且身形模样竟没有任何变化,更看不出有丝毫衰老的痕迹。莫非那个人遇到的,便是这鄱阳湖畔传说中的“混沌兽”?
恰好就在此时,曲宝书又开口说道:“那家伙所讲述的经历中,时间倒是恰好吻合。因为据他所言,因为那个神秘家族里的‘动乱’,这才让他趁机逃了出来。而当时恰好是十一年前皇帝下旨修建‘老爷庙’之时。吴大人,穷酸可曾记错?”
那吴镇长被忽然问及,连忙说道:“不错……不错……当时皇帝确实派来了十多名高手,个个武功超凡,动起手来更是毫不留情。到最后家里人虽然奋力抵抗,将他们尽数击毙,却也因此大伤了元气。”
谢贻香因为不敢多问,自然也没心思去推测那个人的经历,然而听到吴镇长这话,她突然想起梦中言思道所言,当即追问道:“吴大人所谓的这十多名高手,只怕却是一十二位了,而这当中的十一个人当场便已遇害,尸骨便是被埋藏在那姚家古宅的阁楼二层上,是也不是?”
这话一出,那吴镇长和金捕头脸上都是一震,显然证实了谢贻香的这番推测不差。要知道那金捕头之前为了掩饰此事,还曾在姚家古宅中当着谢贻香和戴七、曲宝书的面,将那些从阁楼里找出来的尸骨尽数焚烧,便是要将此事掩盖过去,谁知眼下毕竟还是被谢贻香所知晓。
事到如今,大家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,那吴镇长倒也不必继续隐瞒此事,当即沉着脸点了点头。那金捕头见吴镇长承认,便开口说道:“正是,当年皇帝派来的人不多不少,的确是一十二个。双方经过多番厮杀,到最后我们清点战场时,却只找到了对方的十一具尸体,还有一人则是生死不明。依据我们赤龙镇的风俗,便将尸骨尽数封入姚家古宅的阁楼夹层,并且施以‘困魔镇鬼灯’化解冤魂;而楼下所供奉的无字灵位,则仍旧是按一十二个来供奉。”
难怪那姚家古宅的阁楼底层会有十二个无字灵位,但在阁楼夹层中却发现了十一具尸体,原来这些人果然便是当年皇帝派来“修建老爷庙”的高手。而听金捕头这番话背后的意思,想来那座所谓的姚家古宅,多半便是那个神秘家族专门用来藏尸的地方。
想不到直到此刻,谢贻香才完全明白了那姚家古宅中的玄机,虽然眼下身在这汉墓的尽头处,可谓是进退两难,但她心中也不禁暗暗松了口气。看来那言思道之所以会在梦中将自己引去那姚家古宅,便是想要告诉自己这条线索,从而查出幕后的这个神秘家族。但是她分明记得言思道在梦中还对自己说过,那个没留下尸骨、生死不明的人,其实并未身亡,眼下甚至已经“死而复生”,重新回到了这鄱阳湖。言思道的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?
她正思索之际,忽听那青竹老人干笑一声,阴恻恻地说道:“当年生死不明的那个高手,自然是没有死……试问能奉皇命前来鄱阳湖,而且还能在那些黑袍人的围攻下全身而退……当今世上,除了那位我一直无缘得见的闻烈已,还会有谁?”
谢贻香蓦然醒悟过来,暗骂自己糊涂,那个生死不明的高手,必定就是当今武林盟主闻天听无疑,而且决计错不了!
正如青竹老人所言,以闻天听的武功才智,以及他的身份地位,十一年前皇帝要派遣高手前来鄱阳湖公干,自然少不了有他的份。而且鲁三通在广邀众人之时,也曾邀请过这位武林盟主闻天听,却始终没得到回应,而这位闻盟主也突然从江湖中失踪,看眼下这般情形,莫非……
果然,墨残空已缓缓说道:“我们此行自然是因为那个人‘长生不死’的奇遇。至于鄱阳湖的这个神秘家族,虽是长年与世隔绝,但先生和妾身倒也或多或少听闻过他们的存在,也深知他们的厉害。所以经我们商议,这才相继联系昔日的诸位好友,一同结伴前来寻访。而这当中便只有闻天听闻盟主始终未曾回应。”
说到这里,她忍不住叹了口气,补充说道:“然而眼下看这两片蛇尸当中的金冠,以及方才假冒先生模样的那个高手,原来闻盟主虽然不曾回应我等的邀请,却是孤身一人悄然前来了此地。”
难道方才那个躲在石棺中假冒鲁三通的高手,果然便是“江湖名人榜”上排名第一的武林盟主闻天听?而他这一番举动究竟又是何用意?谢贻香虽然还有许多事没想明白,而且墨残空所提到的那个活了四百年的人,谢贻香对其经历也还有不少的疑问,但是听闻此刻这些信息,她至少终于弄明白了鲁三通一行人前来这鄱阳湖的前因后果,从而将整件事情串联了起来。
且不论所谓的“长生不死”是真是假,在这鄱阳湖一代隐藏着一个神秘家族,也便是世人所谓的“阴兵”,这已是不争的事实。那么对自己而言,眼下既已入局太深,再无法抽身而出,所以最要紧的便是找到这个家族中的管事人,继而确认朝廷失窃的军饷究竟是不是被这个神秘家族所劫走。
想到这里,谢贻香不禁有些感慨。何止是自己,眼下无论是鲁三通、墨残空、青竹老人、戴七、曲宝书和海一粟这些个当世高人,又或者是鄱阳湖的这个神秘家族,包括吴镇长、金捕头还有那个什么“六曾祖母”在内,甚至连同武林盟主闻天听,无疑都已深陷此局。冥冥中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巨网,将所有的人都笼罩在了其中。
如果说这当中还有谁可以超脱于外,恐怕便只有那个至今还未露面的言思道。而言思道这次身在其中,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?
再次想起那个言思道,谢贻香突然打了个冷颤,一时间只觉浑身冰凉,犹如掉入了一个冰窖当中。要知道她一早便对众人口中“那个家伙”的身份有所怀疑,此刻知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,谢贻香的这一怀疑更是十拿九稳了。
当下谢贻香不禁颤声问道:“鲁前辈、墨前辈,你们……你们方才提到的那个人……那个生于后汉时期、活了近四百年的人,他可是……可是时常抽着旱烟?”
伴随着谢贻香的这一问出口,鲁三通、墨残空、曲宝书和青竹老人四个人同时开口回答道:“不错!”眼见谢贻香的神色古怪之极,众人随即又反问道:“你如何知道?”
谢贻香倒抽一口凉气,只觉浑身气血上涌,整个人也差点摔倒在地。她当即紧闭双眼,将自己这灵光一闪的念头和整件事情串联起来,迅速在自己脑海中过了一遍,嘴里同时说道:“错了!完全错了!从一开始便全部错了!”
众人听到谢贻香连说三个“错了”,都是大惑不解。谢贻香又喃喃说道:“根本就没有什么长生不死,因为这整件事从头到尾,分明就是一个圈套!”
第323章 参悟破全局
那鲁三通听她说得郑重,不禁皱眉问道:“什么圈套?”
谢贻香奋力摇头,她心中虽已有八九成的把握,但此时此刻,却是拿不出丝毫的证据来。
要知道这天下间吸食旱烟者何止千万?单凭一个人是否吸食旱烟,原本不足以判定那个“活了近四百年”的后汉人,便是那个神秘莫测的言思道。然而以谢贻香对言思道的了解,以及眼下在鄱阳湖畔发生的这一连串怪事,那个仅凭一张嘴便将鲁三通一行人哄骗到此的人,必定便是言思道无疑;放眼整个天下,只怕也再没有第二个人能有这般本事。对此谢贻香甚至可以赌上自己的性命。
那墨残空身为墨家四大护法之首,素来心思缜密,眼见谢贻香这般神情,当即缓缓问道:“莫非三小姐认为那人吸食旱烟之举有何不妥?诚然那旱烟一物,在后汉时期其实还并未流入中原,再加上那人又是贫苦出身,所以于情于理,也不该沾染上这一习气。对此我们也曾询问过此人,他的回答是因为醒来之后的这些年里,由于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,这才在痛苦中沾染上了吸食旱烟这一习惯。”
谢贻香不禁叹了口气,苦笑着问道:“不知诸位前辈可曾听说过一个叫做‘言思道’的人?”果然,在场众人你望望我、我看看你,都相继摇了摇头。
谢贻香又叹了口气,说道:“所谓‘言思道’这个名字,其实却是一个假名。然而以诸位前辈的阅历,应当知道世间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。话说这人是个男子,年纪不详,不会武功……不对,或许他会武功,甚至还有可能是个绝顶高手,但我却从未见过他与人动手……总而言之,这人才智极高,只怕不输于一统本朝江山的青田先生,却从来不以真面目示人,通常是躲在暗处谋划,继而挑起各方争端,从中谋取私利……是了,另外此人还精通易容之术,每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时,无论名字还是身形相貌,其实全都是假的……如果说这人身上有什么不变的特征,那便是嗜烟如命了,一柄旱烟杆从不离身……对!记得刑捕房的总捕头庄浩明曾说过,此人好像和当今皇帝一样,也是出身于佛门。”
众人听闻谢贻香这一长串语无伦次的描述,当下相互对望几眼。渐渐地鲁、墨、曲三人的脸色都有些沉重,那青竹老人更是在眉心处皱出了一个“川”字。
过了半响,曲宝书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你说的可是‘天机算’释如风?”谁知话刚出口,鲁三通和墨残空两人也同时开口,问道:“大梦戏子?”与此同时,青竹老人也说出了一个名字,却是什么“无相秀才”。一时间,四个人居然说出了三个迥然不同名字,众人忍不住又相互对望了一眼,同时问道:“你说的却是什么人?”
谢贻香连忙定了定神,众人说出的这三个名字,自己竟是一个也没听说过,难不成他们说的其实都是言思道,却只是他另外的化名?要知道“言思道”这个名字,不过是此人当年躲入天牢避祸时对庄浩明捏造的假名罢了,谁知道在这之前,此人曾用过什么名字,又干过什么缺德事?眼下谢贻香刚一提及此人的特征,这几个老江湖顿时便联想出了三个名字,可见这个言思道以往作下的恶行,当真可谓是罄竹难书了。
她不禁又回想起昔日庄浩明在世之时,曾告诫自己说这言思道“上天可腾云驾雾,呼风唤雨;下地可以化身千万,迷惑人心”,如今看来,这话竟是一点也不夸张!
当下还是曲宝书最先反应过来,缓缓说道:“小姑娘的意思,莫非是指那个声称自己长生不死的家伙,其实却是由……由你说的这个言思道所假扮?也便是说,他所讲述的经历其实都是在胡说八道?”
谢贻香连忙点了点头,说道:“一点也不错!眼下我虽拿不出什么证据,但还请诸位前辈相信于我,这整件事的背后,绝对是此人在暗中捣鬼。如果说这天底下还有人可以仅凭一张嘴,编造出一个长生不死的故事来糊弄诸位前辈,那便只可能是这个言思道。”那鲁三通当即冷冷一笑,问道:“如你所言,这人花尽心思来哄骗我等,其动机又何在?”
听到鲁三通这话,谢贻香心知众人还是不肯相信自己的判断。要说此事的确也太过于匪夷所思,以眼前这些个前辈高人的心智和阅历,若是有人能编造一个故事将他们尽数哄骗到这鄱阳湖畔,而且还是什么“活了近四百年”、“长生不死”之类的鬼话,莫说他们不信,就连谢贻香也是难以置信。甚至即便是他们明明知道自己上了当,眼下也不可能当面承认。
当下谢贻香还是如实回答道:“鲁前辈,要是我没猜错的话,这人之所以引诱诸位前辈到此,和鄱阳湖这个神秘家族针锋相对,甚至拼个你死我活,便是要打算坐观鹬蚌相争,从中渔翁得利。而这也是他的一贯做派。”
说完这话,谢贻香见众人脸上仍是一片怀疑之色,忍不住又说道:“此事千真万确,还请诸位前辈信我一次,及早抽身为妙,以免助纣为虐,在不知不觉中当了这人的棋子。要知道前些年紫金山太元观的希夷真人谋反,以及不久前湖广的洞庭湖大战,其实都是由此人躲在幕后谋划,从而引发出的兵祸大乱;因为这两件案子我都身在其中,所以再是清楚不过,甚至就连去年李九四藏宝重现黄山浮丘峰,以及年初蜀中四大门派之间的内讧,这两件事也极有可能是这个言思道所一手谋划。”
众人当下也不知是否应该相信谢贻香的话,相继沉默了片刻。墨残空和曲宝书两人又询问了不少关于言思道的事,谢贻香也耐着性子一一解答。约摸过了一顿饭的工夫,那鲁三通当即沉吟道:“且不论谢三小姐的推断是对是错,眼下我们既然已经来到这里,说什么也不能半途而废。”顿了一顿,他又补充说道:“即便那个人的经历是假的,但此间的‘长生不死’,只怕却是真的。”
谢贻香不料鲁三通居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,莫非这鲁三通对那“长生不死”的痴迷已经到了疯癫的程度?谢贻香将整件事情又想了一遍,再次劝道:“依照诸位前辈所言,此行唯一可以证明‘长生不死’一事存在的,似乎便只有赤龙镇外坟山上的空棺。那或许只是赤龙镇的风俗,又或许是那些死者本就是神秘家族里的人,所以才将尸身悄然安葬回了神秘家族所在的‘阴间’……”